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24 02:33:4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45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政府令第147号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6月7日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葛红林

                    二○○八年六月二十二日

             成都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依据)
  为加强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使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术语含义)
  本办法所称的机动车停车场是指供机动车停放的室内或室外场所。
  (一)公共停车场:是指根据停车场规划独立选址的、为公共建筑配套建设的、临时占地等方式设置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经营性场所。
  (二)专用停车场:是指供本单位机动车辆停放的非经营性场所。
  (三)临时停车泊位:是指在城市道路内临时设置的供机动车辆停放的泊位。
  第四条 (管理主体)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实施全市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实施监督检查。
  临时停车泊位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规划、审批和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城管、价格、财政、房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机动车停车场管理的有关工作。
  逐步建立机动车停车业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第五条 (管理原则)
  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和管理应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配建为主,规范使用的原则。
  第六条 (鼓励投资)
  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公共停车场建设。鼓励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
  第七条 (智能化建设)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应用立体机械式停车设备、停车自动计时收费设备等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临时停车泊位。
  公共停车信息系统联网智能化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公共停车场经营业主应积极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应用智能化手段进行经营管理,并将其停车信息纳入全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
  第八条 (规划编制)
  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交通发展需要,会同土地、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会同交通、规划、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交通管理的需要,编制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设置方案,并向社会公告。
  第九条 (方案审查)
  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涉及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建设方案的,应将审核意见抄告交通行政管理部门。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方案。
  第十条 (配套建设)
  新建项目应按照《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要求的设置标准,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规范,配套建设公共或专用停车场。配套建设的公共或专用停车场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
  已建成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区未按规定配套建设机动车停车场的,应在改(扩)建时补建。
  第十一条 (竣工验收)
  公共停车场的建设项目由业主组织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登记备案)
  经验收合格或因故歇业的公共停车场,应向所在地县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三条 (收费管理)
  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按停车场类别,分别实行市场调节价、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停车场,价格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交通、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区别不同区域、不同时段,按照差别收费的原则制定停车收费标准。
  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机动车停车场应向价格行政管理部门申办收费核准书后,方可按价格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机动车停放服务费。
  第十四条 (稳定使用性质)
  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不得擅自改变使用性质。
  第十五条 (临时泊位设置)
  临时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遵循总量控制,布局合理,规范有序,逐步减少的原则。
  下列区域不得设置临时停车泊位:
  (一)市区主干道;
  (二)道路交叉口和学校、医院出入口,公共交通站点附近50米内;
  (三)已建成能提供充足停车位的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500米内;
(四)消防通道、盲人专用通道和其他不宜设置的路段。
  第十六条 (临时泊位审批)
  临时停车泊位应按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位置、时间设置。
  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内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泊位。
第十七条 (文明交通劝导员)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文明交通劝导员,负责临时停车泊位的停车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临时泊位收费)
  临时停车泊位收费由文明交通劝导队执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每月汇总后解交同级财政。
  第十九条 (经营、管理者规范)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和临时停车泊位管理者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工作人员应佩戴服务证;
  (二)使用由地方税务部门监制的统一发票收取停车费;
  (三)指挥车辆有序进出和停放,维护停车秩序;
  (四)按照核定的停车泊位停放车辆,不得超额停车;
  (五)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六)在醒目位置设置价格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停车场收费标价牌;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其他规定。
  第二十条 (公共停车场补充规范)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除遵守第十九条规定外,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经营证照核定的范围、地点经营;
  (二)使用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停车场标志和车辆停放凭证;
  (三)按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准确、及时报送经营统计资料;
  (四)建立经营、安全、消防等管理制度,接受监督、检查;
  (五)设置安全、消防设施、设备;
  (六)公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投诉的电话。
  第二十一条 (驾驶员行为规范)
  机动车驾驶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损坏机动车停车场的设施设备;
  (二)服从机动车停车场工作人员指挥,有序停泊车辆;
  (三)关闭车辆电路、拉紧手制动器、关闭车窗、锁上车门;
  (四)不得停放装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或者其他违禁物品的车辆(专业危险品停放点除外);
  (五)按规定支付停车服务费。
  第二十二条 (专用停车场对外服务)
  专用停车场和住宅区的停车库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应遵守本办法对公共停车场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三条 (公共停车场法律责任)
  公共停车场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行政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一)不按规定使用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停车场标志和车辆停放凭证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不按规定建立停车场经营、安全等管理制度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三)不公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电话的,工作人员不佩戴服务证的,可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四)标志、标线的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停放秩序混乱,超额停放车辆的,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改变使用性质责任)
  擅自改变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和专用停车场使用性质的,由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五条 (临时泊位违法责任)
  临时停车泊位管理者违反本办法有关道路交通秩序规定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六条 (责任追究)
  交通、公安交通等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解释机关)
  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0〕3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8日起施行。

          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为依法惩处抢劫犯罪活动,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入户抢劫”,是指为实施抢劫行为而进入他人生活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包括封闭的院落、牧民的帐篷、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进行抢劫的行为。

  对于入户盗窃,因被发现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入户抢劫。

  第二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既包括在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旅客、司售、乘务人员实施的抢劫,也包括对运行途中的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加以拦截后,对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员实施的抢劫。

  第三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是指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

  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第四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抢劫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参照各地确定的盗窃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执行。

  第五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的“持枪抢劫”,是指行为人使用枪支或者向被害人显示持有、佩带的枪支进行抢劫的行为。“枪支”的概念和范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的规定。

  第六条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携带凶器抢夺”,是指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或者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


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

卫生部等


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
卫生部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商业性广告宣传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促进生产,扩大流通,指导消费方便人民生活以及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广告宣传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广告,违背科学、弄虚作假,恣意夸张,坑害消费者,尤其是某些药
品、类药品的广告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有的药品生产单位和广告经营单位不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药品和尚在试验阶段的药品,或不宜作广告宣传的药品,也进行了宣传,致使国内外纷纷来信来人求购,给药品研制单位和有关部门带来许多困难,给社会和人民
群众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有损于我国广告事业的信誉。对此必须认真加以整顿,绝不允许广告宣传中的这些不良现象继续存在。
为进一步加强对药品广告宣传的管理,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以及国家工商局、卫生部《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作如下通知,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广播电视厅(局)、出版局(总社)要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加强对药品广告宣传工作的管理和领导,要求所属单位严格遵守《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加强广告宣传管理的通知》和《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增强法制观念。要使药品广告宣传,做到真实、科学、准确,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二、加强对药品和含有药物并明确注明对某种疾病有防治用途的食品、化妆品(以下简称类药品)广告宣传的管理。今后,凡刊播药品广告和类药品广告,一律按照《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都必须经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药政部门审查批准,发给药品宣传
批准文号后,方可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进行广告宣传。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广告宣传时,必须到当地卫生厅(局)的药政部门注册并经批准。药品宣传批准文号的有效期限为2年。期满后仍需作广告宣传的,须重新申请换发宣传批准文号。
药品宣传批准文号的统一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卫药宣字(年号)月份—××××。例如北京1987年5月批准的药品广告,可表示为:京卫药宣字(1987)05—××××。
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药政部门要严格按照《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认真审查。尤其是对适应症、治愈率等内容,要严格审查把关,删除无科学依据和不适宜宣传的内容。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对药品广告宣传的监督管理。发现违反规定的,应及时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联系,并通知广告经营单位停止刊播。情节严重者,要按照《药品管理法》、《广告管理暂行条例》和《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典型案件
的查处结果,请及时上报卫生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广告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凡未经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营业执照或广告经营许可证的,一律不准经营广告业务。广告经营单位对客户要求刊播的药品及类药品广告,要严格按照《药品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广告内容不
得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范围。对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药政部门批准的药品和类药品广告,一律不准刊播;新闻单位不得以发布新闻的方式来宣传未经批准的药品。对违反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依照《广告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严肃处理。



1987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