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北京市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4-07-01 00:04:0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02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北京市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来源:北京市财政局网站       日期:2006-04-13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规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管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5]91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以下简称风险抵押金),是指煤矿企业以其法人名义将本企业资金专户存储,用于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所有煤矿企业。

  第二章 风险抵押金的存储

  第四条 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按煤矿企业的核定能力存储:

  (一)3万吨以下(含3万吨)的煤矿存储80万元;

  (二)3万吨以上至9万吨(含9万吨)的煤矿存储180万元;

  (三)9万吨以上至15万吨(含15万吨)的煤矿存储280万元;

  (四)15万吨以上,以300万元为基数,每增加10万吨增加50万元。

  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600万元时不再存储。

  第五条 风险抵押金按以下规定存储:

  (一)风险抵押金由煤矿企业按时足额存储。煤矿企业不得因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停产整顿等情况迟(缓)存、少存或不存风险抵押金,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职工摊派风险抵押金;

  (二)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由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下达;

  (三)风险抵押金实行专户管理。煤矿企业到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市财政局指定的风险抵押金代理银行(以下简称代理银行)开设风险抵押金专户,并于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将风险抵押金一次性存入代理银行风险抵押金专户。

  第三章 风险抵押金的使用

  第六条 风险抵押金的使用范围:

  (一)煤矿企业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而直接发生的抢险、救灾费用支出;

  (二)煤矿企业为处理本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而直接发生的费用支出;

  煤矿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产生的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原则上应由煤矿企业先行支付。确需动用风险抵押金专户资金的,市属国有地方煤矿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市财政局批准,乡镇煤矿由所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区财政部门批准,并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市财政局备案,由煤矿企业到代理银行具体办理有关手续。

  第七条 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工作需要,将风险抵押金部分或者全部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一)煤矿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逸的;

  (二)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在规定时间内未主动承担责任,支付抢险、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的。

  第四章 风险抵押金的管理

  第八条 风险抵押金实行分级管理,由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市属国有地方煤矿的风险抵押金由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及同级财政部门管理;乡镇煤矿的风险抵押金由所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管理。

  第九条 煤矿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期间,当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没有动用风险抵押金的,风险抵押金和利息自然结转,下年不再存储。当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动用风险抵押金的,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将重新核定煤矿企业应存储的风险抵押金数额,并及时告知煤矿企业,煤矿企业在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按规定标准将风险抵押金补齐。

  第十条 煤矿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或者转为其他行业的,由煤矿企业提出申请,经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支配其风险抵押金专户结存资金。

  第十一条 代理银行于每个季度结束后的15天内将煤矿企业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数据进行统计,并报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

  第十二条 风险抵押金实际支出时计入煤矿企业成本,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有关会计核算问题,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处理。

  第十三条 每年年度终了后一个月内,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将上年度本地区风险抵押金存储、使用、管理有关情况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同级财政部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同级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度终了后的三个月内,将上年度风险抵押金存储、使用、管理有关情况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财政部。

  第十四条 风险抵押金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同级财政部门、代理银行及其工作人员有挪用风险抵押金等违反本办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风险抵押金的核定

  第十五条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市财政局负责市属国有地方煤矿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的核定,有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区财政部门负责所在地区乡镇煤矿风险抵押金存储数额的核定。

  第十六条 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于每年的第一季度根据煤矿企业的核定能力重新核算煤矿企业的风险抵押金的存储额,并按照调整后的差额通知煤矿企业补存(退还)风险抵押金。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煤矿企业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代理银行查询其风险抵押金的有关情况,反映意见及举报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十八条 有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本办法与北京银行协商,制定风险抵押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3月27日起施行。煤矿企业必须在每年的2月底前将当年的风险抵押金足额缴齐,2006年度煤矿企业的风险抵押金要在2006年5月底前足额缴齐。


辽宁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276号



  《辽宁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业经2013年1月14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陈政高
  二○一三年一月二十三日



辽宁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应当符合城乡规划和产业政策,遵循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国防建设、国家安全、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第四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下同)城乡规划部门(以下简称城乡规划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国家安全、安全生产、交通、水利、林业、环境保护、文物、地震、气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部门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下简称选址意见书)。
  对未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有关部门不得批准、核准。
  第六条 选址意见书实行分级核发。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的建设项目,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建设项目,由省城乡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跨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由共同上一级城乡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市、县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核准的建设项目,由同级城乡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上级城乡规划部门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城乡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
  第七条 建设单位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含有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的选址申请书;
  (二)建设单位法人等相关证明文件;
  (三)建设项目需要批准、核准的证明文件;
  (四)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有关图件;
  (五)建设项目土地预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以及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的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或者相应材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六)国家安全、地震、气象、文物、军事管理等部门依法出具的意见书;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材料。
  国家和省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选址的建设项目,还应当提交选址可行性论证报告。
  第八条 依法需要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城乡规划部门受理申请后,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核发,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九条 建设项目选址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城乡规划部门核发选址意见书前,应当在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建设项目现场等场所进行公告,公告期限不少于10日。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自核发选址意见书之日起15日内,将选址意见书和建设项目有关情况依法向社会公示,但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除外。
  第十条 编制选址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编制,并符合有关技术规范。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组织专家对选址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的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所作结论应当经参加评审的专家过半数同意。经评审通过的结论,作为核发选址意见书的依据。
  第十一条 因建设项目选址需要调整城乡规划的,应当先依法调整规划再审核项目选址。
  第十二条 城乡规划部门在进行选址审核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需要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意见的,应当事先征求意见。
  第十三条 选址意见书有效期为1年。有效期内未取得建设项目批准、核准文件的,可以在有效期满前30日内向原核发机关申请依法办理延期手续,延期只能进行一次,延期的期限不得超过1年。
  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或者延期未获批准的,选址意见书自行失效。
  第十四条 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在有效期内需要对选址意见书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调整或者变更的,应当经原核发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从事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十六条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定期对下级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是否已办理选址意见书;
  (二)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的执行情况;
  (三)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应当检查的其他内容。
  第十七条 城乡规划部门应当设立、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主动接受公众对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
  城乡规划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依法组织核查、处理。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科学技术部令第1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


第三章 评审机构


第四章 推荐


第五章 评审


第六章 异议及其处理


第七章 授奖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保证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称奖励条例),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以下称国际科技合作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
第三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四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创造性突出贡献的公民或者组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工作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
第六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授予公民或者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直接依据。
第七条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宏观管理和指导。
科学技术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称奖励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二章 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