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时间:2024-05-08 17:12: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77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中国人民建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关于印发《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的通知
1993年6月16日,中国人民建行

建设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分行,哈尔滨投资高等专科学校,常州财经学校,无锡、兴城疗养院: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规定》以及《建设银行财会改革若干问题的说明》,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征求了财政部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试行办法”适用于建设银行各级机构。非银行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总行将另行制定,在没有正式下达之前,先按《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执行。
二、建设银行所属的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地位的非金融企业,分别执行有关行业财务制度。
三、执行中遇有问题,请及时函告总行。
附件: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三、建设银行财务改革若干问题的说明(略)

附件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各级机构(以下简称各级机构)。
第三条 各级机构应在办理工商登记或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财政机关提交设立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的复制件或提交有关变更文件复制件。
第四条 建设银行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逐级核算,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
统一管理指建设银行财务管理由总行统一对国家负责。包括统一制定全行财务制度,编报汇总财务计划和财务报告,清算税利。
分级负责指从上至下一级管一级,下级行对上级行负责。
逐级核算指建设银行各级机构均负有财务核算的责任,进行财务核算,计算盈亏。
自负盈亏指总行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行(以下简称分行)实行自负盈亏,分行以下分、支行是否自负盈亏,由分行确定,凡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都必须实行自负盈亏。不实行自负盈亏的为内部核算单位。
第五条 建设银行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应属本期的收入和支出,不论款项是否在本期收付,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即使款项已在本期收付,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支出处理。
第六条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计算和缴纳国家税收,保证投资者权益不受侵犯。
第七条 各级机构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政、金融政策,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考核和分析工作,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各项资产,增收节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八条 各级机构的领导对本级财务管理工作负有领导、组织、检查的责任,要支持财会部门实施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第二章 资本金和负债
第九条 建设银行资本金为国家资本金,资本金由国家核定和拨入。
第十条 建设银行的资本金由总行统一注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分行的营运资本金,由总行核拨,分行以下各行的营运资本金,由分行核拨。资本金和营运资本金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并确保其安全完整。
第十一条 在资本金活动中,资产重估确认价值或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与帐面价值的差额,以及接受捐赠的财产等,计入资本公积金。
资本公积金可以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第十二条 在资本金中,建设银行全行的固定资产净值所占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30%。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 各分行的新增固定资产购建指标,由总行在全行固定资产净值30%以内分年度核定下达;分行以下各级机构的固定资产购建指标如何分配,由分行在总行核定的指标以内自行掌握。
第十四条 建设银行的负债包括各项存款、各项借入资金、金融机构往来资金、各种应付(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和预收款项以及其他负债。
第十五条 以负债形式筹集资金,不得擅自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和付费标准,各级机构要合理调整负债结构,努力降低筹资成本。
第十六条 各项负债均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发行债券按债券面值计价,实际收到的价款超过或者低于债券面值的差额,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冲减或者增加利息支出。发行债券发生的各种费用,应在债券到期以前列入成本。
第十七条 以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不含金融机构往来资金),按国家规定的适用利率分档次计提应付利息,计入成本,实际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冲减应付利息。

第三章 固 定 资 产
第十八条 固定资产包括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二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及折旧年限见附表二。
不具备上述规定条件的物品,作为低值易耗品。
固定资产应当分类管理。
第十九条 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使用中固定资产。
(二)未使用固定资产。
(三)不需用固定资产。
(四)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五)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六)已单独入帐的土地。
第二十条 固定资产按照下列原则计价:
(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二)购入的固定资产,以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款加上支付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等计价。
(四)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计价。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价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扣除改建、扩建过程中产生的变价收入后的金额计价。
(六)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所附票据或资产验收清单所列金额加上应负担的运输、保险、安装等费用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根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价计价。
(七)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购建固定资产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及用借款和发行债券购建固定资产,在购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外币折合差价等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有关费用、外币折合差额,应计入当期成本支出。
第二十一条 各级机构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年度终了前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清查,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卡实相符。对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由财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会同财会部门提出审核鉴定意见,按规定的批准权限审批。
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清理、报废和盘盈、盘亏、毁损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第二十二条 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或者固定资产发生产权转移、兼并、清算事宜时,均应对固定资产价值进行评估。
固定资产重估计价与帐面净值的差额,属被兼并和向其他单位投资的,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二十三条 在建工程包括施工前期准备、正在施工中和虽已完工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在建工程按实际成本计价。
在建工程发生报废或者毁损,在扣除残料价值和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的赔款后的净损失,计入施工的工程成本。单项工程报废以及由于非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者毁损的净损失,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计入开办费,在投入使用以后发生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二十四条 虽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自交付使用之日起,按照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成本等资料,估价转入固定资产,并按规定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办理完毕后,按照决算数调整原估价和已计提的折旧。
第二十五条 固定资产按照国家规定采用分类折旧办法计提折旧,提取的折旧计入成本,不得冲减资本金。
第二十六条 下列固定资产提取折旧:
(一)房屋和建筑物。
(二)在用的各类设备。
(三)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
(四)以融资方式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第二十七条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已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
(二)房屋和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三)建设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四)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五)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六)提前报废和淘汰的固定资产。
(七)关停机构的固定资产。
(八)国家规定其他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第二十八条 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第二十九条 固定资产按季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和分类折旧年限计算确定。
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确定。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的折旧采用直线法,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
第三十一条 固定资产修理支出,计入当期成本。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的,可以采用待摊办法,分期摊入成本,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即四个季度)。

第四章 现 金 资 产
第三十二条 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库存金银、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存放中央银行与同业的款项以及其他形式的现金资产。
第三十三条 库存现金必须做到帐面余额与库存金额相符,应认真做好现金的保管、押运、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发生的出纳长短款、结算业务的差错款和证券交易差错款等,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对贪污、盗窃、诈骗、冒领、挪用资金和抢劫案件造成的损失经有关部门结案定性后,按有关规定报批后,计入营业外支出。
第三十四条 发生金银、外汇买卖时,因价格、汇率变动与帐面原值的差额,列入当期损益。
建设银行应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因迟交或少交准备金而造成的加息,在税后利润中支付。

第五章 放 款
第三十五条 建设银行放款应当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放款的发放、项目管理和监督的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国家的利率政策,按期回收放款的本金和利息,同时接受金融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六条 放款本金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并按国家规定的适用利率和计息期限计算应收利息,逾期放款三年以内的应收利息计入当期营业收入,逾期三年以上的应收利息不计入当期营业收入。
第三十七条 贴现放款按贴现票据的面值计价,利息和手续费计入当期营业收入。
第三十八条 对企业发放的抵押放款,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依法对抵押物进行处理后取得的净收入,高于放款本金和应收利息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低于放款本金的部分,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从提取的呆帐准备金中核销,应收利息与实收利息的差额从坏帐准备金中冲减。
第三十九条 对于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的放款,要认真查明原因。有担保人的放款要依法追究担保人的责任;对因本单位工作人员过失或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放款损失,应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条 对各种放款,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管理,到期积极催收。逾期放款要按放款的规定计算加息。逾期(含展期后)半年以上的放款作为逾期放款考核,其中逾期(含展期后)三年以上的放款,作为催收放款管理,应收利息计入催收放款利息不再计入当期营业收入,实际收到的利息计入当期营业收入。
第四十一条 发生的呆帐放款要按规定的核销条件、核销办法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从呆帐准备金中核销,呆帐准备金仅限于核销放款本金,其应收利息已计入损益的冲减坏帐准备金,未进入损益的冲减催收放款利息。
第四十二条 对放款本金和应收未收利息,应按谁放款谁回收的原则,建立回收放款本息责任制。会计部门应向业务部门定期提供回收本金和应收未收利息情况,业务部门负责催收。

第六章 证 券 及 投 资
第四十三条 各级机构的对外投资,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政、金融政策和法规。对外投资时可以采用购买有价证券或者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向其他单位投资。投资包括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各级机构不得以国家授予的经营特许权对外投资,也不得在成本或者营业外支出中列支对外投资款,也不得挤占应上交国家的税金和利润。
第四十四条 各级机构对外投资按投出时实际支付或者经评估确认的金额计价。
购买有价证券,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发放股利或应计利息的,应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扣除已宣告发放的股利或应计利息计价。
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按照评估确认或者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计价。其重估后的价值与其帐面净值的差价,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四十五条 有价证券按经营目的不同,分为投资性证券和经营性证券。投资性证券是指以长期持有,到期收回本息,以获取利息或股利为目的而购入的有价证券。经营性证券是指企业通过市场买卖以赚取差价为目的而购入的有价证券。
第四十六条 出售经营性证券采用加权平均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出售经营性有价证券实际收到的价款与帐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七条 购入投资性证券按有价证券面值和规定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分期计入损益。
中途出售投资性证券的实收款项与帐面价值和应收利息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四十八条 购入折价或溢价发行的债券,实际支付的款项与票面价值的差额,应在债券到期以前,分期冲减或增加债券利息收入。
第四十九条 各级机构从其投资企业分得的股利或利润,计入投资收益,并按规定缴纳或补交所得税。
依据合同、协议规定到期收回或因被投资企业清算而收回投资额与帐面净值的差额,如为净收益,计入投资收益;如为净损失,冲减投资风险准备金。
第五十条 以现金、实物、无形资产和购买股票方式进行长期投资,对被投资单位没有控制权的,对外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拥有控制权的,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要按其所占比例增加对外投资。收到分来的投资收益时,应相应减少对外投资。

第七章 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
第五十一条 无形资产是指可以长期使用但是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租赁权、土地使用权、商誉和非专利技术等。
第五十二条 无形资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分别按以下原则计价:
(一)投资者作为资本或合作条件投入的无形资产,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约定的金额计价。
(二)购入的无形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计价。
(三)接受捐赠的无形资产,按所附单据或参照同类无形资产市场价格计价。
(四)自行开发并已取得法律承认的无形资产,按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计价。
除企业合并外,商誉不得作价入帐。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当经中国注册会计师确认。
第五十三条 无形资产自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无形资产的有效使用期限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法律和合同或申请书中分别规定有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法定有效期限与合同或申请书规定的受益年限孰短的原则确定。
(二)法律无规定有效使用期限,合同或申请书中规定有受益年限的,按合同或申请书中规定的受益年限确定。
(三)法律、合同或申请书均未规定法定有效期限和受益年限的,按预计的受益期限确定。
(四)受益期限难以预计的,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
第五十四条 转让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记入企业的其他营业收入。
第五十五条 递延资产包括开办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等。
开办费是指新设机构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的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培训费、印刷费、律师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净损失和利息等支出。
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支出,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筹建期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汇兑损失、利息支出等不得计入的开办费。
开办费自营业之日起分期摊入成本,摊销期不得短于5年。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工程支出,是指能增加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效用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改装,翻修和改建等支出,在有效租赁期限内分期摊销。
第五十六条 其他资产包括冻结存款、冻结物资以及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第八章 成 本 管 理
第五十七条 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检查和监督。各级机构必须重视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第五十八条 成本管理的原则是,严格执行《企业财务通则》,《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正确、及时组织成本核算;厉行节约,降低成本费用,争取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五十九条 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成本与收入配比的原则,凡应由本期负担而尚未支出的费用,作为预提费用计入本期成本;凡已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应作为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
(一)在成本核算中,需要预提待摊的费用有:
1.以负债形式筹集的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上的各类资金(不含金融机构往来资金)按国家规定的适用利率分档预提的应付利息;
2.按规定预提租赁费、保险费等。
3.按规定待摊的低值易耗品购置费。
4.按规定分期摊销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
5.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时需要待摊的费用。
(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一般不应超过一年。预提费用当年能结清的,年终财务决算不留余额,预提期限较长,需要跨年度使用的,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第六十条 成本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各种准备金以及其他有关支出,具体项目如下:
(一)利息支出。指以负债形式筹集的各类资金(不含金融机构往来资金)按规定提取、支付的利息。包括支付给单位、个人的一年以下(不含一年)的存款利息;按规定提取的一年以上的应付定期存款利息以及金融债券利息(实际支付时,在预提的应付利息中支付,预提的利息不足支付的,直接列入当期成本)。
(二)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包括借入人民银行资金、专业银行往来及其他金融机构往来和拆入资金支付的利息、相互占用内部资金和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支付的利息。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指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四)手续费支出。指在经营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手续费支出,包括聘请有关单位进行项目评估支付的费用。其中支付给代办储蓄业务的单位和个人的手续费应按代办储蓄存款年平均余额的1.2%内控制使用。应付代办手续费一律以代办单位(或人员)吸收储蓄存款的上月平均余额为基数,划分档次,分档计付,控制比例随余额的增加相应递减。各管辖行可在1.2%的控制比例范围内调剂使用。
(五)业务宣传费。指在开展业务宣传活动中支付的费用。业务宣传费在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收入)的2‰比例内掌握使用。
(六)业务招待费。指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合理需要支付的业务交际费用。业务招待费各级机构按本级营业收入(扣除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下同)在下列限额内掌握使用:其中,营业收入在1500万元以内的,不得超过5‰;营业收入超过1500万元,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的3‰;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不足1亿元的,不得超过该部分的2‰;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以上的;不超过该部分的1‰。
(七)外汇、金银和证券买卖损失。
(八)各种准备金。提取的准备金包括呆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和坏帐准备金。
1.呆帐准备金。呆帐准备金自1993年起按年初放款余额的6‰全额提取,从1994年起每年增加1‰,直至历年结转的呆帐准备金余额达到年初放款余额的1%为止。从达到1%的年度起,呆帐准备金改按年初放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呆帐准备金用于核销符合呆帐条件的放款本金。
2.投资风险准备金。有投资业务的各级机构,每年按年初投资余额的3‰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历年结转的投资风险准备金余额达到年初投资余额的1%时,实行差额提取。投资风险准备金用于核销经营投资业务的净损失。
3.坏帐准备金。按年末应收帐款余额的3‰提取坏帐准备金,用于核销企业应收帐款的坏帐损失。
坏帐损失是指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或者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包括应收利息,应收租赁收入等。
当年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上一年计提的坏帐准备金部分,计入当期成本;收回已确认核销的坏帐损失,增加坏帐准备金。
九、业务管理费。指在经营业务活动中直接发生的业务管理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电子设备运转费、钞币运送费、安全防卫费、保险费、邮电费、劳动保护费、外事费、印刷费、公杂费、出纳费、低值易耗品摊销费、差旅费、水电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税金、会议费、诉讼费、公证费、咨询费、无形资产摊销(不包括自形开发的无形资产摊销)、递延资产摊销、其他资产摊销、取暖费、审计费、技术转让费、研究开发费、绿化费、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等。
职工工资是指在职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劳动保险费是指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药费(含离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险基金)、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六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以及实行社会统筹办法的企业按规定提取的退休统筹基金。
待业保险费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的待业保险基金。
差旅费标准参照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
税金是指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应在成本中列支的税金。
审计费是指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查帐验资以及进行资产评估等发生的各项费用。
咨询费是指聘请经济技术顾问、律师等支付的费用。
低值易耗品在领用后一次摊销。
绿化费是指各级机构内部绿化发生的零星支出。
职工福利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方面的开支。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工会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拨交工会使用。
职工教育经费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计提,用于职工教育方面的开支。
第六十一条 业务宣传费、委托代办手续费、业务招待费一律据实列支,不得预提。
第六十二条 下列各项开支不得列入成本:
(一)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二)对外投资支出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包括支付的优先股股利和普通股股利。
(三)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罚息、违约金、赔偿金,以及赞助、捐赠支出。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
(五)国家规定不得在成本中开支的其他支出。
第六十三条 成本核算要严格区分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成本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成本支出与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第六十四条 成本核算以季、年为成本计算期,同一计算期内的成本与营业收入核算的起讫日期、计算范围和口径须一致。

第九章 营业收入、利润及分配
第六十五条 建设银行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
各项收入必须按规定正确计算,全部入帐,不得截留或作其他帐务处理;发生误收需要退还时由有关人员提出证明凭据经会计主管人员审核批准,从有关帐户退还。
第六十六条 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一般为:在各项业务合同签订以后在规定的计算期内按应计收入的数额确定营业收入的实现,或者在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价款或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具体包括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和其他收入。
第六十七条 营业收入是指在经营业务中由于提供放款、资金、劳务,办理证券交易、外汇买卖等取得的收入。
利息收入包括办理各项放款、贴现、透支业务的利息收入(不包括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支出)等。
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包括缴存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存放中央银行备付金、存放同业资金的利息收入;拆出资金利息收入,相互占用内部资金利息收入等。
其他营业收入包括办理银行结算、办理政府委托业务和其他代理业务的手续费收入、金银买卖收入、外汇买卖收入、证券发行及买卖收入、租赁收入、房地产开发收入、咨询收入、无形资产转让净收入、担保收入、代保管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等。
第六十八条 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扣除成本、营业税及附加税后的数额,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
投资收益包括长期投资债券利息收益、长期投资股权股利收益和其他投资收益。
第六十九条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出售固定资产净收益、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没收入、罚款收入、出纳长款及结算差错款收入、证券交易差错收入、因债权人的特殊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营业外支出指与业务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和毁损,报废和出售的净损失、出纳短款、证券交易差错损失、附属学校经费支出、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发生固定资产出售、盘盈、盘亏、毁损、报废、出纳长短款、结算差错款、证券交易差错款损失以及非常损失时应查明原因,逐级审批上报,根据批准权限核批后进行处理。资金、财产多缺的处理权限见附表一。
出纳长短款包括出纳专柜和储蓄所(柜)发生的长短款,误收假币损失等。
经批准列支的款项,分别计入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第七十条 建设银行的利润,在本系统内以分行为计算单位进行清算,全系统汇总的利润由总行向财政部进行清算。
第七十一条 根据总行对分行实行自负盈亏核算体制的要求,分行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在所得税前弥补;下一年度利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5年内用所得税前利润延续弥补。延续5年未弥补的亏损,用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第七十二条 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做相应的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
第七十三条 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一)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各项税收的滞纳金和罚款,以及因少交或迟交准备金的加息。
(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三)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金。
(四)提取公益金。公益金主要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第七十四条 所得税由总行集中缴纳中央金库,实行分季预缴,年终清算的办法,当季按全年核定利润计划的四分之一在季前预缴。分行预缴所得税的方法是,每季度结息日后,不论当季是否盈亏,均由总行根据核定分行的利润计划和所得税率的四分之一,通过联行上划季度预缴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所得税=利润计划×所得税率×25%
年终由总行根据分行年度决算进行清算,计算公式为:
应补或应退所得税=调整利润×所得税率--累计预缴所得税
分行应补或应退所得税由总行统一对分行清算。
第七十五条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由分行在年终决算时一次提取。分行按10%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在总行没有转增资本金以前,原则上全部留存分行。根据规定,全行汇总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超过注册资本金25%后的部分,由总行报经财政部集中转增资本金,分行按总行批复的营运资本金增加数,从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入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第七十六条 提取公益金。按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和规定的比率提取。全行的公益金比率由财政部核定,总行在财政部核定比率的基础上,核定各分行的公益金比率。
第七十七条 建设银行的税后利润按第七十三条(一)、(二)、(三)、(四)款分配后剩余部分,为可供分配的利润。按现行财务体制,全行可供分配的利润,由总行根据财政部核定的比率,集中向国家分配利润。
第七十八条 分行可供分配的利润,扣除分配给国家的数额后,一部分留给分行,一部分上交总行,留给分行部分的比例由总行确定。分行应上交总行的分配利润(含向国家分配利润)为可供分配利润减分行留用部分。

第十章 外 币 业 务
第七十九条 外币业务是指在业务经营过程中用记帐本位币——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进行的存款、放款、外汇买卖及往来结算等业务。
第八十条 外汇业务核算实行外币分帐制,平时分别以各币种记帐,每期终了将外币金额按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的中间价折成人民币金额,折算中发生的差价,按外汇买卖多缺余额计入当期营业收入或营业支出。
第八十一条 办理外汇买卖业务发生的外汇买卖差价,计入当期营业收入或营业支出。
第八十二条 收到投资者的外币投资,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折合记帐本位币与投入时的外汇牌价折合记帐本位币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金。
第八十三条 发生与购建固定资产直接有关的汇兑损益,在资产交付使用前或办理竣工决算前,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在资产交付使用后计入当期营业收入或营业支出。
第八十四条 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与汇兑收益相抵后,如为净损失,计入开办费。如为净收益,可按自营业之日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平均转销,也可留待弥补以后年度发生的亏损,或者留待并入企业的清算损益。
第八十五条 外币业务需缴纳的营业税及附加税,按季末国家公布的外汇牌价折成人民币缴纳。

第十一章 企 业 清 算
第八十六条 机构宣布撤消和合并时,应当成立清算机构。清算机构在清算期间负责制定清算方案,清理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处理债权、债务;清结纳税事宜以及处置的剩余财产。
第八十七条 清算的财产包括宣布清算时全部财产以及清算期间取得的资产。
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相当于担保债务的部分,不属于清算财产,担保物的价款超过所担保的债务数额的部分,属于清算财产。
清算期间,未经清算机构的同意,不得处置财产。
第八十八条 清算财产的作价一般以帐面净值为依据,也可以重估价值或变现收入等为依据。
第八十九条 清算中发生的财产盘盈、盘亏、变卖、无力归还的债务或者无法收回的债权,以及清算期间的经营收益或损失等,计入清算损益。
第九十条 在宣布终止前六个月至终止之日的期间内,下列行为无效,清算机构有权追回其财产,作为清算财产入帐:
(一)隐匿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
(二)非正常压价处理财产。
(三)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
(四)对未到期债务提前清偿。
(五)放弃应属自己的债权。
第九十一条 清算费用从现有财产中优先支付。清算费用包括法定清算机构成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公告费、诉讼费及清算过程中所必须的其他支出。
第九十二条 清算财产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债务:
(一)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
(二)应缴未缴国家的税金及其他款项。
(三)尚未偿付的债务。
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债务的,按比例清偿。
第九十三条 清算终了,清算收益大于清算损失、清算费用的部分,包括清算完毕后的剩余财产,由清算机构提出清单,经上级行批准后处理或移交并入行。
第九十四条 清算完毕,清算机构应当提出清算报告,并编制清算期内收支报表,以及剩余财产处理情况,经撤消行和并入行签证后,一并报送上级行备案。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及财务评价
第九十五条 各级机构应当向主管财政机关等政府部门以及行内有关业务部门提供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九十六条 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及其他附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财务报表按季编报。
资产负债表应列示在报表日所有的各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类别与金额,资产负债表要符合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
损益表应当充分揭示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及分配情况。必须提供营业收入、成本、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税款等数据。
财务状况变动表应当揭示日常经营活动所引起的财务状况的变动和现金流动,要求反映营业所得资金或营运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以及重大财务活动方面的详细资料。
其他附表的格式、编报要求和编报时间由总行统一规定。
第九十七条 经办外汇业务的部门应按人民币业务、外汇业务,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及其他附表,并将外汇业务报表折合人民币报表,按期报送同级财会部门,人民币业务报表由同级财会部门编制合并的人民币业务报表报送上级行;外汇业务的外币报表直接报送上级行。
第九十八条 财务状况说明书,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业务经营情况、利润实现及其分配情况、资金增减及周转情况、财务收支情况、税金缴纳情况、各项财产物资的变动情况等。
(二)某些主要项目采用的财务会计方法及其变动情况和原因;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至报出期内发生的对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为正确理解财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报送主管财政机关的年度财务报告应于年度终了后按规定期限,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查帐报告一并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九十九条 各级机构应对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和考核。
(一)经营状况指标,包括流动比率、资本风险比率、固定资本比率、放款利息挂帐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放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逾期放款
2.资本风险比率=--------------------×100%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其中:逾期放款指逾期(含展期后)半年以上的放款。
固定资产净值
3.固定资本比率=--------------------×100%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应收利息+催收贷款利息
4.放款利息挂帐率=------------------------×100%
放款年平均余额


其中:放款年平均余额是指与分子同口径放款的1~12月份平均数。
(二)经营成果指标,包括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率、成本利润率、费用率。
1.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2.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总成本×100%
利润总额
3.资本金利润率=--------------------×100%
上级拨入营运资本金
4.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
业务管理费
5.费用率=----------------------------×100%
营业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一00条 分行可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行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一0一条 本办法由建设银行总行负责修订和解释。
第一0二条 本办法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附:表一、资金、财产多缺处理权限
表二、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及折旧年限
附表一资金、财产多缺处理权限
------------------------------------------------------------------------------------
核 | | | |
批 | | |省、自治区、 |
项 损 行 |县级支行 |地 市 级 支|直辖市、计划 |总 行
失 | |行 |单列市分行 |
目 额 | | | |
--------------------|------------|--------------|----------------|--------------
一、业务差错款 | | | |
--------------------|------------|--------------|----------------|--------------
1.出纳长短款 | | | |
--------------------|每笔金额 |500元以 |3000元以上 |
2.结算差错款 |500元以 |上至3000 |至10000元 |10000元
--------------------|内(含500|元以内 |以内 |以上
3.证券交易差错款 |元,下同) | | |
--------------------|------------|--------------|----------------|--------------
二、固定资产损失 | | | |
--------------------|------------|--------------|----------------|--------------
| |无论金额 | |
1.房屋及建筑物 | |大小均由 | |
报废、毁损 | |省分行审 | |
| |批 | |
--------------------|------------|--------------|----------------|--------------
2.其他固定资产、 |每笔金额 |20000元 | |
盘盈、盘亏、 |20000元|以上至 |150000元以|
报废、毁损 |以内 |150000元|上 |
| |以内 | |
--------------------|------------|--------------|----------------|--------------
三、流动资产损失 | | | |
--------------------|------------|--------------|----------------|--------------
|每笔金额 |1000元以 |5000元以上 |
流动资产 |1000元以|上5000元 |20000元以 |现金20000
|内 |以内 |内 |元以上
------------------------------------------------------------------------------------
附表二固定资产分类目录及折旧年限
----------------------------------------------------
分 类 | 目 录 |折旧年限
------------------|--------------------|----------
房屋及建筑物 | |
一、房屋 |(一)营业办公用户 |
|1.钢筋混凝钢结构 | 30年
|2.钢筋混凝土砖结构| 30年
|3.砖木结构 | 30年
|(二)非营业办公用房|
|1.钢筋混凝土结构 | 35年
|2.钢筋混凝土砖结构| 35年
|3.砖木结构 | 35年
|(三)简易房 | 5年
二、建筑物 |(一)管道 | 15年
|(一)管道 |
|(二)水塔 | 15年
|(三)蓄水池 | 15年
|(四)污水池 | 15年
|(五)水井 | 15年
|其中:深水井 | 15年
机器设备 | |
一、机器设备 | | 10年
|(一)印刷机 |
|(二)电焊机 |
|(三)升降机 |
|(四)打卡机 |
----------------------------------------------------
续表
----------------------------------------------------
分 类 | 目 录 |折旧年限
------------------|--------------------|----------
二、动力设备 | | 11年
|(一)锅炉及附属设备|
|(二)发电机组 |
|(三)空调设备 |
|(四)其他动力设备 |
三、通讯设备 | | 5年
|(一)电话交换机 |
|(二)小型电台 |
|(三)雷达报警器 |
|(四)手提电话机 |
|(五)对讲机 |
|(六)BP机 |
|(七)传真机 |
|(八)通讯加密设备 |
四、电子计算机 | |
|(一)大型机 | 8年
|(二)中型机 | 5年
|(三)小型机 | 5年
|(四)微型机 | 3年
|(五)自动柜员机 | 5年
|(六)终端机 | 3年
五、电子设备 | | 5年
|(一)电视机 |
|(二)音响设备 |
----------------------------------------------------
续表
----------------------------------------------------
分 类 | 目 录 |折旧年限
------------------|--------------------|----------
|(三)录放像机 |
|(四)摄像机 |
|(五)照像机 |
|(六)收录机 |
|(七)电冰箱 |
|(八)洗衣机 |
|(九)电烤箱 |
六、安全保卫设备 | | 5年
|(一)保险柜 |
|(二)勘察箱 |
|(三)警报器 |
|(四)监视机 |
七、办公设备 | | 5年
|(一)复印机 |
|(二)电子打字机 |
|(三)誊印机 |
|(四)速印机 |
|(五)高级沙发 |
|(六)高级组合柜 |
八、医疗设备 | | 6年
交通运输设备 | |
一、专用运钞车 | | 4年
二、其他运输设备 | | 6年
----------------------------------------------------
续表
----------------------------------------------------
分 类 | 目 录 |折旧年限
------------------|--------------------|----------
|(一)载货汽车 |
|(二)载客汽车 |
|(三)摩托车 |
|(四)舟船 |
----------------------------------------------------

附件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全行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财产的安全与完整,根据《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试行办法》及有关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固定资产管理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各行要指定专门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确保财产的安全与完整。
第三条 各行要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水平,保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对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做的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以表彰;对玩忽职守,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分清责任,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处理,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第四条 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包括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固定资产租赁,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和转移,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在建工程管理。

第二章 固定资产分类和计价
第五条 固定资产包括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二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不具备上述规定条件的物品,作为低值易耗品。
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经营用固定资产应当分类管理。
第六条 固定资产分为以下六大类:
(一)使用中固定资产。
(二)未使用固定资产。
(三)不需用固定资产。
(四)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五)经营租出固定资产。
(六)已单独入帐的土地。
第七条 固定资产按照下列原则计价:
(一)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计价。
(二)购入的固定资产,以买价加上支付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和缴纳的税金等计价。
(三)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租赁合同或协议确定的价款加上支付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包装费、安装费等计价。
(四)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计价。
(五)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改建、扩建的,按原固定资产的价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扣除改建、扩建过程中产生的变价收入后的金额计价。
(六)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所附票据或资产验收清单所列金额加上应负担的运输、保险、安装等费用计价。无发票帐单的根据同类固定资产的市价计价。
(七)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
购建固定资产缴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耗地占用税及用借款和发行债券购建固定资产,在购建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和有关费用、外币折合差价等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此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有关费用、外币折合差额,应计入当期成本支出。
因征用土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如因建设工程需要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征用土地上的房屋等,应计入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的价值。
第八条 已经入帐的固定资产价值,除发生下列情况外,不得任意变动:
(一)根据国家规定对固定资产重新估价。
(二)增加补充设备或改良装置。
(三)将固定资产的一部分拆除。
(四)根据实际价值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
(五)发现原记固定资产价值有错误。

第三章 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
第九条 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磨损和损耗价值的补偿,固定资产按照国家规定采用分类折旧办法计提折旧,提取的折旧计入成本,不冲减资本金。
第十条 下列固定资产提取折旧:
(一)房屋和建筑物。
(二)在用的各类设备。
(三)季节性停用和修理停用的设备。
(四)以融资方式租入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第十一条 下列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一)已估价单独入帐的土地。
(二)房屋和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三)建设工程交付使用前的固定资产。
(四)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五)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六)提前报废和淘汰的固定资产。
(七)破产、关停企业的固定资产。
(八)国家规定其他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第十二条 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从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从停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第十三条 固定资产按季计提折旧,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按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率和分类折旧年限计算确定。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于开展2005年度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安监总人字[2005]53号

关于开展2005年度安全工程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2005年度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称评审工作,根据人事部人发[1997]109号文件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就申报2005年度安全工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

  安全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任职资格。

  二、报送地点及时间

  (一)报送地点

  安全工程专业推荐评审材料报送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申报所需文件、表格等资料,可在www.cosha.org.cn网站,安全工程师栏目中下载。

  (二)报送时间:2005年10月30日前。

  三、申报基本条件

  (一)学历和履职年限要求

  1.按照国家《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和《实施意见》中,各档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具体规定和要求,学历和履职年限具体可按下列要求掌握:


 档次

学历、学位
员级
助理级
中级
高级
教授级

博士(博士后)


*0
2(*0)
5

硕士


*3
4
5

研究生班、双学士

*0
3
4
5

本科

*1
4
5
5

专科

*3
4



中专
*1
4






 

  注:表中所列年限:加*号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对应档次为初聘专业技术职务;无*号为任低一档次职务的最低年限。

  2.对于取得后续学历的人员,在今年的申报工作中其年限可暂按如下要求掌握:

  (1)取得后续大学本科学历2年以上,高级任职资格满5年,可申报教授级资格;

  (2)取得后续大学本科学历2年以上,中级任职资格满5年,可申报高级资格;

  (3)取得后续大学本科学历1年以上或大学专科学历2年以上,助理级任职资格满4年,可申报中级资格;

  (4)取得后续大学本科学历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或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专业工作满3年,可申报助理级资格。

  3.对于大学普通班学历(普通高校一九七O年-—一九七六年入学的毕业生获得的学历),根据原国家教委办公厅、人事部办公厅教学厅字[1993]4号文件精神,在评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时,对于一些在专业技术工作中,业绩突出,水平、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报、评审。

  (二)申报材料要求

  见附件:报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材料要求。

  (三)外语要求

  除以下人员外,其他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均须取得相应等级国家职称外语统一考试合格证书,或根据属地化考试原则,参照所在省(区、市)确定的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外语标准。

  1.获得硕士学位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获得博士学位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免考外语;

  2.近3年内参加“TOEFL”考试分数达到500分以上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分数达到600分以上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可免考外语;

  3.年龄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需参加国家外语职称考试,成绩做参考;

  4.参照所在省(区、市)其它有关免试规定,符合条件的人员。

  (四)计算机应用水平

  申报各系列各档次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取得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或国家局计算机等级证书、所在省(区、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合格证书。

  请各单位按照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推荐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评审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二00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件:报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对报送评审材料作如下要求:

  一、应报材料

  (一)应报的基本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以下均简称《评审表》)。报送份数由各单位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2.各种证件。包括:①所有学历的毕业证书复印件;②确认本人任职资格的文件(复印件);③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④外语合格证书、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⑤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⑥其他证书(如成果鉴定证书、获奖证书等);⑦非安全工程专业学历的技术人员需提交岗位培训或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证明)。按此顺序装订成册,封面采用附件1所示的统一格式。

  3.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需技术业务工作报告、技术业务专题报告(答辩论文)各1份;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只需技术业务工作报告1份。封面要求分别采用附件2、3所示的统一格式。

  技术业务工作报告按获得现专业技术职务后的业务工作及成绩逐年填写,报告字数高级不得少于3000字;中级不得少于2000字。

  晋升教授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答辩论文应为任高级、中级职务以来撰写的的文章(不包括讲话、总结、介绍单位概况的文章等),并应报送原件。

  4.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在正式刊物上的论文或著作等,应报送原件。

  5.申报高级以上技术职务需填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审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上报时要求采用附件5所示的统一格式),报送一式25份。中级不需报送《一览表》。

  6.申报人所在单位需填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_______年度拟评安全工程专业_____________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登记表》(见附件4),并加盖公章。

  (二)对应报材料的要求

  申报安全工程专业高、中级任职资格人员的材料报送要求,按人发[1997]109号文件和本通知执行。申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材料报送要求,按原煤人字[1997]第115号文件、人发[1997]109号文件和本通知执行。

  二、各种表格的填写

  (一)《一览表》的填写

  一览表内所有内容均要求打印上报。

  1.左上角的“学历”栏:应填写本人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其他学历(指在获得最高学历前取得的学历)填在“其他学历”栏。

  2.“呈报单位意见”栏:负责人由报送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的公章。

  3.“综合考核成绩”栏:

  (1)工作成绩:从工作的计划性及措施的周到可行、履行岗位职责及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工作中的改进创新、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合理化建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考核打分,突出的给81~100分,较突出给61~80分,一般的给41~60分。

  (2)业务能力:从对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程度、本岗位业务及相关专业知识的熟知程度、现代化生产技术管理方法的掌握程度、生产及技术管理工作的经验、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关键性或复杂性技术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考核打分,能力高的给81~100分,较高的给61~80分,一般的给41~60分。

  (3)学历层次:按获得的最高学历、学位打分,博士为100分,硕士为90分,研究生班、双学士为85分,大学本科为80分,大学普通班为70分,大学专科为60分,中专为35分,高中及以下为20分。

  (4)答辩论文(必须为第一作者)评分标准:

  ①省部委主管的刊物86~100分;

  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和交流的论文76~85分;

  ③地级市(各煤管局)主管的刊物66~75分;

  ④论文(部委组织的学术会议交流论文)集、专业书籍中的学术论文56~65分;

  ⑤地级矿务局主管的刊物41~55分;

  ⑥未公开发表的40分以下。

  (5)答辩成绩最高不能超过答辩论文评分标准所规定区间的最高分数线,但可低于区间的最低分数线。

  (6)论文专著(必须为国家及省部委批准的刊物):

  ①超过15万字的专著100分;

  ②省部委主管刊物每篇20分;

  ③对应第(4)中第②款类的论文每篇17分;

  ④地级市(包括煤管局)主管刊物每篇14分;

  ⑤对应第(4)中第④款类的论文每篇11分;

  ⑥矿务局主管刊物每篇8分;

  ⑦其他每篇5分(县处级及以上单位内部主办的学术刊物);

  ⑧待发表及拟发表论文不得作为论文专著计分。

  上述各项分值均为第一作者。否则,得分按论文署名顺序分之一计算(即第二作者得相应项分值的二分之一,第三作者得相应项分值的三分之一,依此类推)。分数应与右侧的“任现职以来主要论文”相对应,该栏满分为100分。

  (7)外语成绩:应按在有效期内的外语合格证或成绩单上登记分数填写。如合格证上只标为合格,则按当年合格线分数填写。在报送材料时应提供外语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8)计算机:应按照规定取得的合格证书上登记的分数填写,如合格证书上只标为合格,则按60分填写或按发证部门出具的成绩单上分数填写。在报送材料时应提供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9)职业道德:从遵守专业工作所涉及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团结协作、奉献精神、处理公私关系等方面考核打分,好的给81~100分,较好的给61~80分,一般的给41~60分。

  (10)工作态度:从事业心、责任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进取精神、遵守劳动纪律和出勤情况等方面考核打分,好的给81~100分,较好的给61~80分,一般的给41~60分。

  4.“从事专业工作简历”栏:按时间、单位、部门和专业的不同分段填写,不应有间断或重复,并注明任何党政或专业技术职务。

  5.“任现职以来主要论文”栏:

  “答辩论文”可从本人任现职以来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选取一篇填写;

  “任现职以来的论文”填写本人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已公开发表的论文,按“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年××期”、“第几作者”的顺序填写。

  6.“任现职后主要工作成绩”栏:由组织人事部门根据申报者拟晋系列的具体条件,重点地、实事求是地详细填写。

  (二)《评审表》的填写

  1.第1页“最高学历”中“学位”栏,若未获得学位,则应填写本人的最高学历(大本、大普、大专、中专等),若是后续学历,还应在学历后标明“后续”两字;其他学历可填在第2页“学习培训经历”栏的最上面几行中。“学校”栏中,学校名称应与毕业证书一致。

  “相片”栏应贴近照。

  2.第5页“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栏:应根据栏中的各项要求,详细而明确地填写本人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内容及业绩。

  3.第7页“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登记”栏:应以任现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为主。

  4.第8页“考试成绩及答辩情况”栏:“考试成绩”必须填有外语考试的分数,“答辩情况”栏按答辩的三个题目,答辩论文成绩、考核小组评语、答辩成绩四项顺序填写,答辩评语应概括、简明、恰如其分,答辩成绩以百分制打分。答辩论文及答辩成绩应为答辩考核组(由2-3位专家组成)所有成员所给评分的平均分。

  5.第9页“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栏:应如实、详细填写,结果按人事部人职发[1990]7号文中规定的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填写。政工系列应将此项补在“考试成绩及答辩情况”背面。

  6.评审表内的落款日期统一规定为:个人及基层单位一栏一律填在9月15日之前,呈报单位一栏一律填在9月30日之前,答辩情况及评议组或同行专家意见一栏一律填在10月15日之前。

  三、其他

  (一)上报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学历证明,由各单位审查其原件,确认为国家承认的学历,并在复印件上加盖组织人事部门印章。凡1983年前部队转业人员除附学历复印件外,还应附有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明书”。若学历证明遗失,应附本人干部档案中的毕业生鉴定表或学籍登记表复印件。本人所在单位或个人出具的证明均不能作为学历的依据。

  (二)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需答辩工作,由总局委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组织进行。

  (三)《一览表》以A3纸规格打印或复印,各种证书、业务工作报告等均以A4纸规格复印,所有材料必须清晰、整洁。

  装材料的档案袋必须牢固、结实,有线绳可系,并将附件7所示的《报送材料明细表》统一贴在档案袋的正面。

  (四)报送材料时须交近期2寸照片一张。

  附件:1.各种证件复印件封面

   2.技术业务工作报告封面

   3.技术业务专题报告(答辩论文)封面

   4.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________年度拟评安全工程专业____________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登记表》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评审安全工程专业高级专业___________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一览表》

   6.考试成绩及答辩情况、年度及任职期满考核结果

   7.报送材料明细表

  



深圳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62号 一九九七年七月十一日)


  《深圳经济特区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已于1997年6月12日经市政府二届六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在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确保工程质量,改善城市环境,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深圳经济特区(以下简称特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和掺和料等成分按一定比例,经集中计量拌制后通过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第四条 深圳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预拌混凝土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各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区立项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深圳市规划国土、公安交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及环境保护等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市主管部门监督管理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销售、运输和使用。
第六条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可成立行业协会。

第二章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设立
第七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设立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向市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市主管部门批准其筹建:
1、企业设立申请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预拌混凝土搅拌站选址意见;
4、拟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证明文件;
5、市政府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申请人凭市主管部门的筹建批文到规划国土部门办理用地申请手续。不具备市主管部门的筹建批文规划国土部门不予受理用地申请。
(三)申请人凭规划国土部门的用地证明文件和其他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
第八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规划。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布点方案由市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规模、预拌混凝土需求量以及区域道路交通运输状况编制,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各站的供应区域宜在十至十五公里的半径范围内。
第九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用地由市规划国土部门以协议方式批租。
第十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建设的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应经市主管部门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主管部门颁发《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不合格的,由市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

第三章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第十一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销售预拌混凝土,应接受质量监督机构依法实施的质量监督。
第十二条 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国家标准和规范组织生产,定期进行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检测,保证原材料和混凝土成品的质量。
第十三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使用散装水泥,特殊情况需要使用袋装水泥的,应报市主管部门批准,并按有关规定缴纳发展散装水泥专项资金。
第十四条 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混凝土总用量超过五百立方米或一次用量超过二十立方米的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不得在施工现场自行搅拌混凝土。
市主管部门可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强制使用预拌混凝土的区域和工程项目范围,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十五条 下列情形,建筑业企业应向市或区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可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一)属特种类型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无法生产的;
(二)因道路狭窄等原因,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
(三)其他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的。
现场搅拌混凝土应符合有关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规定。
第十六条 建筑业企业应保证施工现场道路平整、畅通,为预拌混凝土的运输、使用提供照明、水源设施和其他必要条件。
第十七条 建设工程使用预拌混凝土的结算办法由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制定。预拌混凝土的指导价格由市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按月公布。预拌混凝土生产和使用单位应参照执行。
第十八条 建筑业企业不得向不具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购买预拌混凝土。
第十九条 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为工程特种车辆,由市主管部门开具证明,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工程特种车辆通行证。
第二十条 预拌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应符合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的要求。预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应保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漏措施。禁止随地冲洗运输车。

第四章 罚 则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十条的规定,未取得市主管部门的筹建批文、《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而销售预拌混凝土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拒绝接受质量监督机构质量监督和未遵守有关质量保证规定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出现质量事故的,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未经批准使用袋装水泥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五条的规定,未经批准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责令建筑业企业停止现场搅拌并按现场实际浇筑的混凝土量对其处以每立方米五十至一百元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向不具有《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资质证书》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购买预拌混凝土的,责令其停止购买使用,并按购买的混凝土量处以每立方米三十至五十元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市或区主管部门按职责作出,罚款全部上缴财政。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规定的市、区主管部门应作出的有关决定应在十五日内作出。当事人对市主管部门作出的有关决定和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自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深圳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机构申请复议,对区主管部门的决定不服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申请复议。对
复议决定不服的,可自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市、区主管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997年7月11日